发布时间:2025-07-31 09:37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市市政园林局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动员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极限思维、底线思维,做到明确形势任务、明确措施办法、明确责任要求,确保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强化巡查检查
针对市管高架(单向155公里)、市管隧道8座、下穿立交8座、市管桥梁374座、5座人行地下通道、18个公铁立交及下穿通道、102条市管道路的雨水设施,自6月下旬以来,市市政园林局加密安全巡查检查频次,至30日已累计出动安全巡查人员4190人次、车辆1479台次,发现并及时处置整改隐患问题91条(处)。
强化应急处置
7月29日11:00至7月30日11:00,市政园林综合处置平台(12319)共接受各渠道工单82件。
(一)迅速处置道路积水
市管范围出动应急处置人员455人次、车辆175车次,设备38台次,处理11处积水。
(二)迅速处置绿植倒伏、断枝
市管范围出动应急处置出动人员48人次、车辆10车次,清理倒伏行道树4棵,清理行道树断枝、枯枝18处。
强化防范措施
(一)强化防积水内涝措施
1.防城市道路积水:
一是对市区17座下穿通道雨水泵站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确保柴油发电机、配电柜、水泵设施运行正常;
二是对子母式大流量泵车等主力排涝设备进行了实地检查和实战拉练,重点检验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速度和设备操作熟练度;
三是开展了台风前雨水管网清淤疏通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清通雨水管道7903公里,清掏雨水检查井25.08万座、雨水收水井45.9万座;
四是加强值班值守,对市管31处易淹易涝点安排应急班组,配备排涝泵车、动力泵等应急排涝设备,24小时值守,预降管网水位,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五是加强应急处置,出动人员385人次,车辆168次,对28处市管重要路段巡视点进行不间断巡视,及时发现积水并处置。
2.防高架积水:对桥梁泄水孔、落水管进行检查清淤,确保高架排水通畅。
3.防城市隧道(立交)积水:
一是对隧道(立交)横截沟、边沟、集水池进行检查清淤,对各泵房和排水消能井的排水管道进行检查疏通,确保排水管道密封、通畅,无漏水、锈蚀。
二是对隧道监控弱电系统(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应急通信)进行检查,确保远程监测无死角、自动控制零延迟;重点对水泵控制柜及plc柜进行现场就地测试,确保水泵性能完好、plc程序正常。
4.防人行地下通道积水:对人行地道的照明、边沟、出入口进行检查,确保人行通道敞亮、排水边沟通畅、人行通道出入口雨棚完好。
(二)防倾倒、坠落、碰撞等措施
1.道桥隧行业:对高架声屏障、隧道敞开段、进出口等容易受大风影响的部位,对防抛网、户外龙门架、情报板、摄像头、信号灯、标识牌等高空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加固,确保无摇摆、松动等情况。
2.照明行业:为防止台风导致路灯倒伏,对路灯基础、灯具防坠落装置等市管照明设施重点检查。
3.绿化行业:加强工地现场巡查;对行道树枯枝、断枝进行清理,对易倒伏树木进行支撑加固;对遮挡交通信号灯树木进行修剪。
4.城市公园:加强对新栽植、浅根系、易倒易折城市公园树木加固修剪和除险,防止树木倒伏、断枝造成事故。重点防范城市公园内因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滚石等灾害,加强风险提示,落实防范措施;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城市公园内大型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必要时关停设施并实行闭园管理。
5.市政公用在建工程相关工地: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市政公用在建工程各相关单位做好撤离准备,要求所有市政公用在建工程全部停止户外及高空作业。
(三)充分运用生命线工程建设成果
在台风预报后,城市生命线工程内涝场景再次对所有相关传感器设备(主要液位计)进行了巡查和校准,对泵车等内涝应急抢险设备信息进行了更新对接,加强了生系统值守,内涝场景系统严阵以待。
强化应急保障
(一)建强应急队伍
市政园林行业共计组建防汛抗台应急救援队伍51支761人,开展防汛抗台应急演练20余次,防汛抗台期间保持“24小时”战备状态,确保第一时间处置。
(二)备齐应急装备、物资、器材
准备巡查车辆94辆,专业疏通车21辆,卡车、挖机、铲车等工程车辆共计29辆,水车49辆,运输车44辆,吊车20辆,移动泵车1辆;水泵75台,升降机10台,发电机5台;储备草包8500只、编织袋15000只、防汛沙包2800个、伸缩式挡水板400件、油锯133台、高枝剪130把、支撑杆5300根、各类线缆4550余米、冷补沥青12吨等。
强化值班值守
6月下旬以来,局机关、基层单位领导带班累计241人、值班值守425人。
温馨提示
1.台风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加固门窗,易坠物品移至室内;远离围挡、广告牌、大树、电线杆、山洪地质灾害等危险区域;避开易积水区域。
2.防御大风灾害。加强交通、航运、旅游和城市运行安全管理。江河湖库大风致灾风险高,船只应及时避风,水上作业人员提前撤离。临时建(构)筑物及建筑工地等设施需防风加固。
3.防范较强降雨。防范较强降雨可能造成的城市积涝,易造成交通拥堵和发生交通事故,加强灾害隐患点巡查,及时排除积水。注意防范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